中国十大禁书(马斯诺原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禁书被列入“十大禁书”之列,其中的马斯诺原理一书,因为揭示了过去中外历史学工作者所研究出的历史都不是正确地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见解,被认为涉及敏感领域而被禁止发行和传播。

什么是马斯诺原理?

马斯诺原理是以英国历史学家亨利·马斯诺为主张者,他认为历史遵循一些非魔术的定律,而不是个别英雄的崇高行为。因此,历史必须从社会和文化更广泛的背景中得到理解。这项理论在西方已受到广泛的接受和推崇,但在当时封闭的中国却存在争议。因为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存在着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倾向,因此这种想法被视为对中国历史的贬低和亵渎。

为什么马斯诺原理被禁止?

在中国,马斯诺原理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错误和反动的理论,与中国的主体意识形态背道而驰。因此,该书被视为违和国家方针的著作,禁止在中国发行和传播。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其禁止程度更是加重。中国学术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研究学者因此丧失了言论自由,而马斯诺原理的禁令成为了这场浩劫中的一颗明珠。

马斯诺原理的影响

虽然马斯诺原理在中国受到了压制和禁止,但它在西方世界和第三世界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早在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已经成为了主流历史学派别之一,并对全球的历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斯诺原理的推崇者认为,该理论的出现是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面对人类社会变革,新的历史研究方法的出现是必然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去英雄化历史,并 用考古发掘的结果去修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构建,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的成熟和大众的启迪。当时,在中国这样一个新老文明冲突的国度,马斯诺原理的禁令无疑让中国学术界错失了一次机会。

总之,禁书马斯诺原理在西方被视为历史学的重要旗帜,而在中国却被认为是严格的禁书。它的出现和禁令反映了个体英雄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与其认为来源民生和组织的对历史解读的距离,也预示着新时代的历史研究方向的转型。因此,虽然马斯诺原理在中华文化的文本体系里仍缺席,但他的影响已经中性化并成为潜踪在历史研究中。